更新时间:2021-11-02 18:42:59点击:150
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:在翻牌前3-bet的两种类型。介绍一下这两种类型适用的场合和一些实际的例子。
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:翻牌前进行3-bet的频率并不等于”一个固定的”3-bet手牌范围。例如,一个常规玩家的3-bet频率是3%,那么他可能用什么牌进行3-bet呢,一个可能范围A如下: 上图中,手牌组合占所有牌的3.02%,另一个可能范围B如下: 相同的频率可以代表不同的范围,但相同的频率包含的手牌组合数却相同,我们应该用什么样手牌去填充这些组合呢,通常来说有以下两种情况: | 线性范围 | 极化范围 01 线性范围 定义:线性范围是由牌力最好的开始,直到我们希望继续游戏的最差的牌构成,牌力最高的牌大家应该都能明白是AA, 牌力第二的牌是KK,至于牌力最低的牌,由整个线性范围的宽度决定,可能是JTs, 也可能是54s。整个范围在翻牌前表格上是一个连通的块,没有间隔。例如上述A就是一个线性范围,而B则不是。 注意,这里提到牌力的定义并非绝对牌力强弱,而是主要由①其实现equity的能力,② vs对手跟注3-bet范围 / 4-bet范围的绝对equity,这两个因素的综合考量,目前没有一个绝对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。但有一些基本的共识,例如98s > 97s,AQo > AJo,每个牌手的偏好不同,构建出来的范围也会不同。 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中之一时,我们应该100% 使用线性3-bet 范围: 1. 我们获得的对手的弃牌率很低 2. 我们在面对对手RFI 时,不想构建一个cold call的范围 第一种情况是,当对手弃牌的概率很低时,我们的3-bet大概率会被4-bet或者call,我们当然希望使用强的范围与这种对手进行游戏。对于喜欢跟注的娱乐玩家的3-bet 一般是由线性范围构成,理由是条件1。 除了从他们那里获取value之外,这种3-bet的另一个作用是隔离,将其余想和娱乐玩家进行游戏的标准玩家隔离开。例如:当一个松且被动的娱乐玩家,在CO RFI ( CO RFI 频率是26%,面对3-bet弃牌率25%),且我们在BTN时,SB和BB都是不错的玩家。这时一个可能的翻前策略如下:(其中红色表示100% 3-bet,橙色表示 50% 3-bet, 50% call,黄色表示我们cold call) 第二种情况是当我们的策略是弃牌或3-bet时(没有一个cold call 范围时),例如SB vs BTN RFI,一个可能的翻牌前策略如下图,红色表示100% 3-bet: 为什么不用极化范围呢?因为使用极化范围而不用线性范围,等价于将线性范围里最差的牌替换成了更差的牌,例如将88 ~ 66 替换成了76s ~ 43s 而这些牌翻牌前的fold equity是一样的 (不考虑 blocker的因素),而翻后的牌力76s ~ 43s不及88 ~ 66,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,希望读者能独立思考明白。 02 极化范围 定义:极化范围由两部分构成,第一部分包括我们希望对手call 甚至raise 的强牌,第二部分包括一些弱牌,用于进行翻牌前诈唬,当面对对手的RFI 时,这部分牌太差以至于不能跟注,即EV(call) < EV(fold) 但通过3-bet 实现了其不该有的权益。 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,我们应该考虑使用100%极化3-bet范围: 1. 我们获得的对手的弃牌率很高 2. 我们希望构建一个cold call 的范围 一般来说在CO、MP对抗EP的RFI会采用极化3-bet 策略,首先这些位置由于没有位置对抗3-bet会相对难处理,所以会弃牌过多或4-bet过多,而极化的范围恰好从容应对这个策略(对于4-bet 继续我们的value范围,诈唬一小部分我们的bluff 范围)。 其次我们没有太多value 3-bet的牌,如果我们用线性范围来进行3-bet的话,显得牌力过强,需要用bluff 3-bet来平衡。例如,当一个较弱标准玩家(这个玩家在没有位置的时候弃牌给3-bet有68%) 在UTG RFI,我们在 BTN,弃牌到我们,这时我们一个可行的策略如下图: 当我们在BB位置面对后位的RFI时,我们同样可以采取极化3-bet的策略:例如当一个盈利的标准玩家在CO RFI,我们在BB,这时我们的一个可能的策略如下图: 总结,翻牌前3-bet范围还有很多讨论的空间,适用范围广泛,需要我们在每一局牌局中都保持清醒的头脑,认真思考你可能出现的3-bet范围,并作出正确的选择。如果你有更多的分析欢迎分享到我们的留言区。